2010年上海世博會倫敦案例零碳館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個以節能減排為主題的場館。
零碳館位于上海世博園區城市最佳實踐區,總建筑面積2657平方米,由南北兩棟四層的連體建筑構成。零碳館是向全球展示城市層面節能減排設計的最佳案例,該案例參照全球第一個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區貝丁頓社區(位于南倫敦)的技術體系和邏輯,結合上海當地氣候特征,就地取材,全面展示基于中國氣候和經濟條件下的零碳實踐,向全球彰顯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建筑領域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55%,傳統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于建筑設備對電力和燃氣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零碳館模型徹底顛覆了傳統建筑消耗化石能源產生碳排、消耗純凈水產生污水、消耗資源產生垃圾的模式。零碳館從自然界收集陽光、空氣、電力和水,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源熱能聯動來實現空間內的通風、制熱、制冷和除濕等,滿足人居舒適性的各項要求。
陽光和水的利用在零碳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建筑的南面,通透的玻璃陽光房,增加自然采光的同時還能保存從陽光中吸收的熱量。零碳館設計了系列太陽能發電、儲存,電網和用電設備,保證其電力系統得到最大的優化和最好的供應。坡屋頂上大面積的太陽能板,提供館內運營所需采暖制冷、太陽能熱水。建筑的北面通過漫射太陽光培育綠色屋頂植被,由雨水收集系統和滴灌技術,自動對屋頂植被進行灌溉,這些植物不僅僅是作為裝飾,還是中和碳排放不可缺少的角色。零碳館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五顏六色的風帽,跟隨風向靈活轉動,利用溫壓和風壓將新鮮的空氣源源不斷地輸入每個房間,并將室內的污濁空氣排出,隨時保持室內空氣純凈。通過這種設計,不需要空調亦能保持室內舒適。在這里,垃圾廢棄物,經過處理能產生電熱和肥料,另外一些可回收的廢棄物,可以設計出對人類環境友好的家居用品,如藝術環保椅及其他裝飾品。
在世博會零碳館還展示了地產、交通、建材,及跨行業在節能減排、對抗氣侯變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這是中國制造,閃耀著中國智慧的第一棟零二氧化碳公共建筑。作為世博園為數不多的永久性保留建筑,世博零碳館將以零碳博物館名垂史冊。